螺螄粉在廣西游子心中的地位
柳州螺螄粉,我是愛的,打小就愛。
余光中說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,我在這頭,母親在那頭。對于一個土生土長的廣西人來說,螺螄粉承載了一碗又一碗的鄉愁,我在這頭,家鄉在那頭。
對于螺螄粉,我們并不陌生。它具有酸、辣、鮮、爽、燙的獨特風味,位居柳州風味之首,它由柳州特有的軟滑爽口的米粉,加上酸筍,木耳,花生,油炸腐竹,鮮嫩青菜等配料及濃郁適度的酸辣味和煮爛螺螄的湯水調和而成,因有奇特鮮美的螺螄湯,使人吃了之后回味無窮。
?
記得年少時,攥著爸媽給的零花錢,第一件事就跑到街上的粉店叫上一碗螺螄粉,那時候價格便宜,3塊錢一碗。南方的冬天沒有暖氣,整個人凍的直哆嗦,這時,一碗熱騰騰的螺螄粉被粉店老板娘端到我面前,我迅速用手握住,感受著手里的溫度,不一會兒手暖和了,使勁拿起筷子狠狠地嗦上一口,兩口,三口......再喝一口湯,吃完感覺身體的每一個毛孔都在呼吸,特別爽快。
初高中時代最值得回憶。上學時因為上的是寄宿制學校,每周日才能出來半天。那時候愛螺螄粉真是愛得瘋狂,每周日放學鈴聲一響,我就飛快地跑出校門,在學校附近街道的螺螄粉店搶上小板凳,激動地朝廚房里忙碌的人影喊:“老板,快給來一份二兩螺螄粉,加鹵蛋加酸筍加腐竹?!蓖瑢W在一旁說笑:“你這是剛從監獄里放出來嗎?這么饑渴!”飽餐一頓后才心滿意足地回學校上課。在校期間,舍友間也經常一起訂外賣,廣西人對螺螄粉的熱衷是外省人想象不到的,每逢周三周四,我們都會訂一波螺螄粉,那時候學校管得嚴,發現學生訂外賣要嚴罰,但這也不能阻擋我們的腳步。在我們的“密謀”之下,我們發現學校偏僻的角落有一個狗洞,于是我們就讓外賣員從狗洞把螺螄粉遞進來,我們在圍墻另一邊一接住東西就瘋狂往宿舍跑?,F在想起,那時候真瘋狂。
高中畢業后,去了內蒙上大學,對螺螄粉的熱愛更是與日俱增。除了每隔一段時間的網購之外,我還把對它的愛寫進了文章里,大二期間寫了一篇《舌尖上的螺螄粉》被學院院刊收錄。每逢輾轉到別的城市時,我都會留意當地有沒有螺螄粉店,這期間,嘗過沈陽的螺螄粉,也吃過北京的螺螄粉,但都沒有廣西螺螄粉那般正宗。節假日回家時,一下火車,第一件事就是去吃一碗家鄉的螺螄粉,那味道,是地道的,家鄉的味道,我永遠不會忘。
大學畢業,我出國工作,吃到螺螄粉的機會可謂是少之又少。我找遍了喀麥隆的各大中超,終于在一家新開的中超里找到了螺螄粉,興奮之余卻又在想:它,從家鄉而來,漂洋過海來到非洲喀麥隆,在海上漂泊幾個月來到我面前,它還是家鄉的味道嗎?
忍不住撕開一包煮上,當滿廚房都充斥著湯料和酸筍的味道時,我激動地熱淚盈眶,我終于可以吃上家鄉的螺螄粉了。
越長大,回家的次數也越來越少,對螺螄粉的渴望卻越來越強烈。吃螺螄粉的時候,我是快樂且溫暖的,沒有什么東西可以代替它在我心目中的地位。
在海外,螺螄粉也是我跟陌生人破冰的話題。在異國他鄉看見中國人的面孔會分外熟悉,上去打個招呼:“朋友,你是哪兒的?”“我是黑龍江的,你呢?”“我是廣西的?!薄鞍?,我吃過你們廣西的螺螄粉!”就這樣,既緩解了兩人尷尬的局面,又促進了感情。
待疫情結束,我回到家鄉,爽快地吃上一碗家鄉味道的螺螄粉,那種感覺,實在是太棒了!
注:文中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